2017四念住禪七圓滿舉辦

2017年10月21日至28日,玉佛寺在美洲菩提中心舉辦四念住禪七,恭請馬來西亞寂靜禪林的開印法師主持,這是開印法師連續第四年到菩提中心主持禪修活動。

禪修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法師對禪修方法的講解、學員依教進行練習、法師對佛法的專題開示。

此次禪修的方法以觀「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禪法為主,但也從基礎的部分詳細介紹瞭解如何觀「地、水、火、風」四大以及修習安般呼吸。學員習禪的方式包括坐禪、站禪與行禪,因人而異,不拘一格,要在能及時覺知四大的無常變化,使平時放逸的心專注於當下一境。開印法師還利用晚間時間開示《三善根與三遍知》,以更廣闊的視野揭示了學人趨向菩提的道路與次第。

參加本次禪修的學員近40人,有的從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及加拿大遠道而來,也有的來自休斯頓周邊地區及美國其他州。年齡最長的80多歲,最小的才30出頭。學員所從事的職業則涵蓋醫學、科學、教育、工商管理、文化、藝術等領域。

七天的禪修圓滿結束,學員們個個收穫豐富,法喜充滿。

繼如法師禪七簡報

德州佛教會於4/15-4/22 日,恭請美中佛教會方丈繼如法師在菩提中心指導「四念處禪七」,共有四十多位學員全程參與。禪修在4/15清晨5:00的打板聲中正式展開,全程禁語。

在此次禪修過程中,繼如法師共教授了站禪,坐禪,行禪和臥禪,目的是讓同學們能夠學會在行住坐臥中都能夠精進修行。修行不僅應該在靜中修,在動中也應該能修,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能修行。繼如法師還把這四種禪修方法用佛教的四大來說明。站禪是火, 是最強的,需要身體非常強壯才行。在站禪的時候可以觀無常,無我。坐禪是土,是最堅固和最穩定的。在坐禪是應觀受,觀苦。行禪是風。在行禪時應觀生滅。臥禪是水,是最弱的,但有很強的對身體的修復作用。法師還教導同學們五個運動方式,幫助同學們把身體練得強壯,才能更精進的去修行。法師更敦敦教誨大家要隨時修行,否則生死到來的時候,沒有能力應對。

這次禪修,繼如法師介紹了參禪的四個條件:大願心,大信心,大精進心和大疑猜心(比如,禪宗的著名公案: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用來激勵同學們的精進禪修。繼如法師更著重的強調學佛要有道心和斷生死的決心。法師說:只有生死心切才能解決生死的問題。禪者的正命就是解決生死的問題,所以每次禪修都應該有把生死交給常住,把心交給禪堂的決心。法師更多次的勉勵同學們說:學佛要學著做一個“匠人”,要真正的去實修。法師還用學習游泳 救人救自己來說明為什麼要發道心,發精進心去實修。因為只有自己先把“游泳”學好,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能夠游過生死之海,同時有能力去救人-度人,否則在救人(度人)的時候,不僅不能救別人(度人),自己也會被淹死(不能度過生死之海)。

最後繼如法師給大眾講解了“瀑流經”,勉勵同學們認清四流,向四樂努力。這四流分別是慾流- 追逐五蘊欲的滿足;有流-身體有 的存在感; 見流- 對自己的見解見地的執著;無名流-沒有正見,沒有正信。這四流要分別用以下這四樂去破除: 修習樂- 有了修習樂,就不會再追逐五蘊欲了;正覺樂-有了正見,正覺,知道了無我,就破了身見;沙門樂-擁有沙門似的思想,生活與追求,就不會對自己的見解過於執著;涅槃樂-破除了煩惱,就斷了無明。

最後圓福法師給同學們總結了繼如法師的這次禪七要點,并給同學們開示了三十七道品。在最後禪七總結的時候,繼如法師送給每位同學兩個字:和,敬。法師說在與人相處中要能做到與任何人都能和睦相處,對任何人都要有尊敬心,時時提醒自己的微不足道。

美洲菩提中心止觀禪七圓滿

佛教會舉辦的止觀禪七已於4月30日中午時分,在休斯頓西郊的美洲菩提中心圓滿,本次禪修特邀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印長老及開照法師主持。此次是開印長老連續第三年到菩提中心主持禪修活動。

參加禪修的學員有近40名,護持的義工有近10名。學員分別來自加拿大、香港、台灣及美國的六個州,年齡跨度上至八十歲的阿公阿婆,下至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職業包括醫師、教授、工程師、商務、管理、自由業者等各行各業人士。

此次禪修由開印長老指導禪修方法,由開照法師以《清淨道論》的「七清淨」進行開示。禪修的前三天先修“止”,即通過安般念把平日忙碌雜亂的身心收攝起來,讓心可以平靜地安住在自己的呼吸上,培養正念正知,通過正念的培養可以提高情商,在生活中有效地管理情緒,而正知的培養可提高智商,提高對人事物的辨別審查能力。中三天修“觀”,修習四念處,用明亮的心觀照,切實地體會身心的感受與情緒之間的互動關係,體會身體與感受情緒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從而放下對身體的執著,對感受情緒的執著。最後一天修習慈心禪,並把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給大眾。開印長老指導的止觀禪七系統完整,無論對初學者,還是對禪修經驗豐富的老學員,都大有裨益。開照法師的開示配合禪修的進程,重點講解了七清淨。法師以生動活潑的具體案例,惟妙惟肖的描述七清淨的內函與互相之間的關係,讓學員在歡聲笑語中深刻地領悟佛法。

七天的禪修,學員們個個收穫豐富、法喜充滿。

[Galleries 29 not found]

慈悲禪七

本會於3月14日到3月21日,很榮幸再次禮請到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印長老,在菩提中心為大眾傳授「慈悲禪七」的課程。

法師教導學員以「願我沒有敵意;願我沒有瞋害;願我沒有憂苦;願我保持快樂。」四句話,按步就班地練習,首先讓自身放鬆,一句句慢慢地修,等到自己感受到寧靜、舒適、飽滿且達到安穩後,才進一步轉換所緣到親敬、中庸、怨敵,然後再破除界限,體驗什麼是眾生平等,最後並設定一個範圍,對當下練習現在所緣。

透過法師的善巧方法、次第分明及清晰的開示和引導,讓每個人藉此做自己、觀察自己和認識自己,讓學員們在實修中去體驗自身的感受,修慈悲心以對治我們的瞋害。法師並且期許和勉勵學員們知道方法以後,若要有所成就,一定要精進修行。活動結束前在隨心亭做心得分享,大家法喜充滿,個個滿載而歸。

繼如法師傳授「四念處禪七」圓滿

德州佛教會於11月29日至12月5日,邀請到美中佛教會住持繼如法師為大眾帶領七日的禪修活動。法師為推動法輪、廣宣法理,不辭辛勞遠道而來,因緣殊勝難得。

禪七期間,法師傳授他多年來精進勤奮修行的經驗,為大眾開示「四如意足」,並教導大家在平日生活中要把握時間努力用功,將修行養成習慣,清淨個人身口意,學習專注的能力,止息雜染心,以破身見為目標。去五蓋、斷惡念與害念,培養理性、理智的處事態度。在親身實修中,時時將法印掛在心頭。法師在結營前再次語重心長地期許和勉勵大眾,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而且唯有努力才可成就一切事務。

2014年的感恩禪七靜修活動,因法師用心不倦的教學精神,讓每一位成員無限的感恩與感動,個個認真學習,全程努力專注觀照自己的身體,全場寂靜無聲,法喜充滿。

慈心禪七─淨化自心、散發慈心

德州佛教會於 2月 22日至 3月 1日,假菩提中心舉辦「慈心禪七」,禮請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印法師、長老開照比丘蒞臨指導,智翰法師英譯。

「慈心禪」(Metta Bhavana)是佛陀教導比丘們對有情眾生散發慈心的修習法門。此禪法專門對治瞋恨心、嫉妒心和怨害心,可長養人生快樂心靈,幫助我們趨向無瞋、容忍、善念、仁愛、忍耐、友好,是促進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方法;也是修習大小乘一切禪修法門的最好基礎,以期轉化個人內心世界,體現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禪七圓滿的心得分享會上,菩提中心住持宏意法師除了感謝開照長老、開印法師及智翰法師外,特別邀請他們一定要再來指導大家。經過七天的禪修,近四十位參加的學員個個法喜無量,慈心滿溢,期待下次的共修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