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念住禪七圓滿舉辦

2017年10月21日至28日,玉佛寺在美洲菩提中心舉辦四念住禪七,恭請馬來西亞寂靜禪林的開印法師主持,這是開印法師連續第四年到菩提中心主持禪修活動。

禪修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法師對禪修方法的講解、學員依教進行練習、法師對佛法的專題開示。

此次禪修的方法以觀「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禪法為主,但也從基礎的部分詳細介紹瞭解如何觀「地、水、火、風」四大以及修習安般呼吸。學員習禪的方式包括坐禪、站禪與行禪,因人而異,不拘一格,要在能及時覺知四大的無常變化,使平時放逸的心專注於當下一境。開印法師還利用晚間時間開示《三善根與三遍知》,以更廣闊的視野揭示了學人趨向菩提的道路與次第。

參加本次禪修的學員近40人,有的從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及加拿大遠道而來,也有的來自休斯頓周邊地區及美國其他州。年齡最長的80多歲,最小的才30出頭。學員所從事的職業則涵蓋醫學、科學、教育、工商管理、文化、藝術等領域。

七天的禪修圓滿結束,學員們個個收穫豐富,法喜充滿。

開律法師主持四日正念禪修營

應佛教會邀請,旅居法國一行禪師梅村道場的開律法師,於9月28日至10月1日,在菩提中心指導四日正念禪修營。

開律法師透過課程講解搭配作息安排,讓學員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實際練習正念的培育。下午的圓圈分享,學員們學習正念傾訴與正念聆聽。法師告訴學員們喜悅來自內心,透過八正道的修習,有了正見、正思惟,自然會有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進而升起內觀的智慧。法師鼓勵大家,只要我們能保持正念,如實地認識自己,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是喜悅。

四日正念禪修營,在學員們感恩的分享與喜悅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正知正念禪三

本會於Memorial Day 的長周未(5/27至5/29)假美洲菩提中心,舉辦了由圓福法師指導的禪三,此次禪三以「正知正念」為主題。學員們於 26日下午五時三十分報到,此次活動約有三十位男女信眾參加,學員們來自四面八方,有本地和奧斯汀的華人也有原籍為印尼、墨西哥等地的人士,為了方便大家的溝通,整個活動以英語貫串全程。


26日報到結束後,圓福法師、主辦單位及所有學員在禪堂集合,在片刻的靜坐後,主辦單位和法師先後報告,介紹週邊環境、活動須知和注意事項。圓福法師歡迎學員並提醒大家,務必在禪修中全程止語,並隨時隨地保持正念,例如在開關禪堂大門時,要正念自己正在開關大門,才不會製造出過多的聲響以擾亂其他學員。
27日清晨五點三十分打板聲響起,禪修活動正式展開。法師沒有規定固定的禪修方法,學員可以依照自己熟悉的方式用功。除了早晚課、法師開示及出坡清理環境外,禪修是以一小時為一支香,學員們可以自由地依坐禪、經行和立禪的方式交替進行。
禪修中,法師每天下午有三十分鐘的開示,以「正知正念」為主題,正念是不忘失所緣、憶念所緣,也就是專注又不散亂的心;而正知是指,無論做任何事,或在行住坐臥當中,心裡都能清楚明白現前當下身口意的狀態。法師總是提醒學員,要隨時隨地保持正知正念,要善護根門,如此才能將心猿意馬,經由專注於所緣的練習,得以安定下來。正知正念的作用就像是把象徵六種感官的六種動物,栓在一根牢固的木樁上,控制著他們的行動,久而久之動物們就能慢慢地安定下來了。法師也藉著《阿含經》中,佛陀教導弟子的故事,告誡學員要了知五蘊的不實在性,切不可因執著外境,而成為感官的奴隸,導致身心不得自在。
29日早上十一點結束了最後一支香的禪坐後,有為時30分鐘的座談會,學員們一一自我介紹,圓福法師也作了簡短精闢的開示。午齋結束,學員們協力整理環境後,互道珍重再見,滿心歡喜地踏上歸程。三日禪修圓滿結束。

繼如法師禪七簡報

德州佛教會於4/15-4/22 日,恭請美中佛教會方丈繼如法師在菩提中心指導「四念處禪七」,共有四十多位學員全程參與。禪修在4/15清晨5:00的打板聲中正式展開,全程禁語。

在此次禪修過程中,繼如法師共教授了站禪,坐禪,行禪和臥禪,目的是讓同學們能夠學會在行住坐臥中都能夠精進修行。修行不僅應該在靜中修,在動中也應該能修,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能修行。繼如法師還把這四種禪修方法用佛教的四大來說明。站禪是火, 是最強的,需要身體非常強壯才行。在站禪的時候可以觀無常,無我。坐禪是土,是最堅固和最穩定的。在坐禪是應觀受,觀苦。行禪是風。在行禪時應觀生滅。臥禪是水,是最弱的,但有很強的對身體的修復作用。法師還教導同學們五個運動方式,幫助同學們把身體練得強壯,才能更精進的去修行。法師更敦敦教誨大家要隨時修行,否則生死到來的時候,沒有能力應對。

這次禪修,繼如法師介紹了參禪的四個條件:大願心,大信心,大精進心和大疑猜心(比如,禪宗的著名公案: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用來激勵同學們的精進禪修。繼如法師更著重的強調學佛要有道心和斷生死的決心。法師說:只有生死心切才能解決生死的問題。禪者的正命就是解決生死的問題,所以每次禪修都應該有把生死交給常住,把心交給禪堂的決心。法師更多次的勉勵同學們說:學佛要學著做一個“匠人”,要真正的去實修。法師還用學習游泳 救人救自己來說明為什麼要發道心,發精進心去實修。因為只有自己先把“游泳”學好,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能夠游過生死之海,同時有能力去救人-度人,否則在救人(度人)的時候,不僅不能救別人(度人),自己也會被淹死(不能度過生死之海)。

最後繼如法師給大眾講解了“瀑流經”,勉勵同學們認清四流,向四樂努力。這四流分別是慾流- 追逐五蘊欲的滿足;有流-身體有 的存在感; 見流- 對自己的見解見地的執著;無名流-沒有正見,沒有正信。這四流要分別用以下這四樂去破除: 修習樂- 有了修習樂,就不會再追逐五蘊欲了;正覺樂-有了正見,正覺,知道了無我,就破了身見;沙門樂-擁有沙門似的思想,生活與追求,就不會對自己的見解過於執著;涅槃樂-破除了煩惱,就斷了無明。

最後圓福法師給同學們總結了繼如法師的這次禪七要點,并給同學們開示了三十七道品。在最後禪七總結的時候,繼如法師送給每位同學兩個字:和,敬。法師說在與人相處中要能做到與任何人都能和睦相處,對任何人都要有尊敬心,時時提醒自己的微不足道。

美洲菩提中心歲末感恩佛七圓滿

德州佛教會於2016年12月25日(星期日)至12月31日(星期六),假美洲菩提中心明心堂舉辦《歲末感恩佛七》。由本會副會長上宏下意法師主七,全程禁語,攝心念佛。出家師父除了本會常住法師之外,另有來自台北大悲學苑住持宗惇法師和來從香港來參訪的慧明法師。參加佛七的學員則約有60多名,除了休士頓本地的信眾之外,也有來自加州,佛羅里達州,華盛頓DC和維吉尼亞州等地的居士。

24日報到當晚,宏師父在明心堂歡迎大家,表示今日佛七共修,正如《阿彌陀經》上所說諸大善人聚會一處,因為需要有向善和求道之心才會抽空來參加佛七,在未來的七天中首先要想辦法放鬆自己,結七後要以念佛的心情在生活上保持平靜和樂和慈悲。我們念佛的目的是要一心皈依禮敬阿佛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祈求福德智慧如佛。重複念佛聖號的原因是要藉這一句佛號先把心收回來,再把心念集中起來。所以念到一段時間可以長養安定力,覺察自己的念頭,這就是念佛的功夫。念佛期間長輩們如果體力不支可請假稍作休息,但是心力的培養不可間斷。身體如有病痛要通知護七義工,不要強忍。

佛七期間,作息緊湊合宜:每天早上5點打板起床,上殿念佛早課,7點香雲堂早齋,9點明心堂傳授八關齋戒,念佛繞佛止靜。中午12點午齋後養息。下午2點禮佛念佛繞佛直到5點。5點到:5:30由宏師父帶領大眾在鹿野坊練習彌陀健身操,在一天的共修後舒展筋骨,5:30藥石或自修,晚上7點由主七和尚開示《八大人覺經》,7:40最後一炷香時間,念佛繞佛止靜晚課到晚上9點,10點開大靜就寢。

《八大人覺經》為後漢安世高大師所譯,大師為安息國(今依朗)太子,博學多聞,篤信佛教,後讓位給叔父,出家修道。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西元 148 年),行經西域諸國,而來到我國洛陽,從事譯經的工作,至東漢靈帝建寧三年(西元 170 年)共二十餘年。其翻譯的經典,義理明晰,文字契合,可說是佛經漢譯的創始人,也是將禪觀帶入東土的第一人。八大人覺,即大人八覺。「大人」也是「大士」或「大菩薩」的一種翻譯法。本經說明諸菩薩大士應覺知的八種解脫成佛方法,觀察體會這八種覺知,以作自覺、覺他之修行。全經從觀察體會世間無常無我、常修少欲、知足守道、常行精進、多聞智慧、布施平等、出家梵行、普濟眾生等八種覺知,來認識生死、修菩薩道,與《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合稱為「佛遺教三經」。

最後一天結七午齋後,籌備單位在隨心亭舉行座談會,約40多人參加。席間與會大眾暢談七天來打佛七的心得和建議。有人感念法師帶著大家念佛的辛苦要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上,有人談到七天念佛的受用和佛法感應的不可思議,有人感嘆體力年紀故普勸大眾須把握因緣修行要趁早,更有人讚嘆菩提中心的殊勝環境和法師願力,還有人把正受八關齋戒和念佛繞佛都錄下,打算回去依止修行。

七天的念佛共修,依正莊嚴,戒德成就,於31日下午3時許圓滿,學員們個個收穫豐富、彼此依依難捨。淨土念佛法門是佛法修行中,非常殊勝的一種對治雜念的方法。需要有善根福德因緣才能信能行。生活中的雜事常常會讓我們的心胡思亂想,在不同的念頭中來回穿梭,不能安住而致心生煩惱。而念佛就是用一種淨念壓制降伏萬般雜念,以期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把煩惱習氣通通念掉,把清淨本性念出來。最後希望能把念佛的這一念頭也放下,達到淨念無念的境界。

德州佛教會定期舉辦不同念佛、禪修、講經、慈善等活動,如果您對聽聞佛法如理修行有興趣,請電玉佛寺辦公室 281-498-1616。


四念處禪三

本會於Memorial Day 的長週末5/28至5/30,在菩提中心舉辦由圓福法師指導的「四念處禪三」。

原訂的報到時間為5/27的晚上5點至七點,但因當日下午豪雨不斷造成路面積水,為顧及學員開車的安全性,臨時決定將報到時間延至次日(5/28)上午8點。5/28清晨天氣放晴,二十八位學員陸續報到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安單,和分配學員出坡時的工作。9點整全體在禪堂集合,圓福法師帶領大家早課後做了簡短開示,法師提醒學員要隨時保持正念,禪坐時除了可依「四念處」的方法,也可以採用自己最熟悉得力的方法進行,接著由主辦人Alice師姊報告禪修期間應注意的事項。

5/28的10點起禪修正式開始,除了實施全面禁語外,法師也鼓勵學員把握因緣受持八關齋戒。此次參加的學員中有不少位不諳華語,因此法師全程以英文開示。禪修流程包括:早晚課、過堂、一小時輪替一次的坐禪與行禪、出坡、法師開示、伸展和呼吸運動等。

其中法師開示以「十波羅蜜」為主要內容,他說「十波羅蜜」是菩薩到達大涅槃所必備之十種勝行,也可譯為十度、十到彼岸。也就是把六波羅蜜加上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而成。十波羅蜜可說明修行的次第,即:(一)施波羅蜜),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二)戒波羅蜜,持戒而常自省。(三)忍波羅蜜,忍耐迫害。(四)精進波羅蜜,精勵進修而不懈怠。(五)禪波羅蜜,攝持內意,使心安定。(六)般若波羅蜜,開真實之智慧,曉了諸法實相。(七)方便波羅蜜,以種種間接方法,啟發其智慧。(八)願波羅蜜,常持願心,並付諸實現。(九)力波羅蜜,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偽之能力。(十)智波羅蜜,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

緊湊的三日禪在5/30午齋前,為時三十分鐘的「禪修問答會」後已接近尾聲,午齋結束後學員們同心協力地整理禪堂、齋堂和所住寮房,並整理好自己的行囊,以安定又法喜的心情和同修們互道珍重再見。「四念處禪三』於是日下午3點圓滿結束。

美洲菩提中心止觀禪七圓滿

佛教會舉辦的止觀禪七已於4月30日中午時分,在休斯頓西郊的美洲菩提中心圓滿,本次禪修特邀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印長老及開照法師主持。此次是開印長老連續第三年到菩提中心主持禪修活動。

參加禪修的學員有近40名,護持的義工有近10名。學員分別來自加拿大、香港、台灣及美國的六個州,年齡跨度上至八十歲的阿公阿婆,下至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職業包括醫師、教授、工程師、商務、管理、自由業者等各行各業人士。

此次禪修由開印長老指導禪修方法,由開照法師以《清淨道論》的「七清淨」進行開示。禪修的前三天先修“止”,即通過安般念把平日忙碌雜亂的身心收攝起來,讓心可以平靜地安住在自己的呼吸上,培養正念正知,通過正念的培養可以提高情商,在生活中有效地管理情緒,而正知的培養可提高智商,提高對人事物的辨別審查能力。中三天修“觀”,修習四念處,用明亮的心觀照,切實地體會身心的感受與情緒之間的互動關係,體會身體與感受情緒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從而放下對身體的執著,對感受情緒的執著。最後一天修習慈心禪,並把禪修的所有功德迴向給大眾。開印長老指導的止觀禪七系統完整,無論對初學者,還是對禪修經驗豐富的老學員,都大有裨益。開照法師的開示配合禪修的進程,重點講解了七清淨。法師以生動活潑的具體案例,惟妙惟肖的描述七清淨的內函與互相之間的關係,讓學員在歡聲笑語中深刻地領悟佛法。

七天的禪修,學員們個個收穫豐富、法喜充滿。

[Galleries 29 not found]

美洲菩提中心佛七靜修圓滿

美洲菩提中心於2015年12月25日至31日,舉行歲末感恩佛七,恭請菩提中心住持宏意法師主法,共有七十餘位會友參加。

宏意法師於佛七中,每日晚間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為講題,為學員開示,提醒大眾念佛時,要保持歡喜、安住和明覺的心,隨時注意放鬆和放下,提起正念,正念相繼。

宏意法師於31日結七日上午大回向後,並帶領大眾於菩提中心經行念佛約一小時。午齋後,大眾於隨心亭品茗座談,宏意法師再次提醒大家,下山後,於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記得隨息念佛,學著觀察自己,了解自己,調整自己,和淨化自己。學員們皆深感法喜充溢,感恩不已。


繼如法師指導「四念處禪四」

德州佛教會於感恩節假期(11/26-11/29),恭請美中佛教會方丈繼如法師假菩 提中心指導「四念處禪四」。此次禪四共有四十多位學員全程參與,真可謂是盛況空前的踴躍。自11/25的下午5:00開始,學員們陸續報到。7:00大眾在 禪堂集合,靜坐三十分後,便由繼如法師簡短開示和主辦人報告禪修須知。隨後法師囑咐學員們早些休息,為四日禪做好準備。

禪 修在11/26清晨5:00的打板聲中正式展開,全程禁語。不論晨間運動、坐禪、立禪、行禪、過堂(早、午餐)、打掃環境、呼吸運動、拉筋、早晚課誦,甚 至每一段的休息,法師都準確地掌握時間,並且善用空檔的每一個「五分鐘」,插播簡短有力的開示,鼓勵學員們在放鬆中用功。禪修期間,午休後大眾在「隨心 亭」聚集,繼如法師會做為時一小時的正式開示。

法師所帶領的「四念 處」禪修,是先從觀呼吸和自身(身念處)下手,他引述佛經:「善止身者,能知身觸;善觀身者,得破身結。」來說明修習「身念處」可以直通涅槃,在做任何事 時,都能把心念放在自身上,讓身心合一,就可稱之為「無所住」。繼師父的開示內容來自他修行的深刻體驗,因此說出來,總是那麼鏗鏘有力,如醍醐灌頂直入人 心。

四日禪在繼師父的領導下,學員們都盡量把握時間用功。在結束前的 座談時,大家圍坐在師父前,把握禪修的最後機會踴躍地發問,而繼師父也是有問必答。結束前,修慧法師帶領學眾一起懇請繼如法師明年再次前來,他語重心長地 鼓勵大家用功修學,並說:修行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定課,不可一曝十寒,又說,大眾懂得用功他自然會再來。在整理完住處和環境後,學員們互道珍重,相約下次的 禪修再見。


慈悲禪七

本會於3月14日到3月21日,很榮幸再次禮請到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印長老,在菩提中心為大眾傳授「慈悲禪七」的課程。

法師教導學員以「願我沒有敵意;願我沒有瞋害;願我沒有憂苦;願我保持快樂。」四句話,按步就班地練習,首先讓自身放鬆,一句句慢慢地修,等到自己感受到寧靜、舒適、飽滿且達到安穩後,才進一步轉換所緣到親敬、中庸、怨敵,然後再破除界限,體驗什麼是眾生平等,最後並設定一個範圍,對當下練習現在所緣。

透過法師的善巧方法、次第分明及清晰的開示和引導,讓每個人藉此做自己、觀察自己和認識自己,讓學員們在實修中去體驗自身的感受,修慈悲心以對治我們的瞋害。法師並且期許和勉勵學員們知道方法以後,若要有所成就,一定要精進修行。活動結束前在隨心亭做心得分享,大家法喜充滿,個個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