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如法師傳授「四念處禪七」圓滿

德州佛教會於11月29日至12月5日,邀請到美中佛教會住持繼如法師為大眾帶領七日的禪修活動。法師為推動法輪、廣宣法理,不辭辛勞遠道而來,因緣殊勝難得。

禪七期間,法師傳授他多年來精進勤奮修行的經驗,為大眾開示「四如意足」,並教導大家在平日生活中要把握時間努力用功,將修行養成習慣,清淨個人身口意,學習專注的能力,止息雜染心,以破身見為目標。去五蓋、斷惡念與害念,培養理性、理智的處事態度。在親身實修中,時時將法印掛在心頭。法師在結營前再次語重心長地期許和勉勵大眾,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而且唯有努力才可成就一切事務。

2014年的感恩禪七靜修活動,因法師用心不倦的教學精神,讓每一位成員無限的感恩與感動,個個認真學習,全程努力專注觀照自己的身體,全場寂靜無聲,法喜充滿。

2014年 內觀禪三

德州佛教會利用Memorial Holiday的長週末,在菩提中心舉行由圓福法師指導的「內觀禪三」。5/23下午五點起開始報到,共有二十五位中外學員全程參加,幾乎有一半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當晚七時學員集合,先由法師歡迎大家並開示,隨後由主辦單位說明禪三期間的注意事項。法師說,禪修是淨化心的過程,若要在禪修中得力,一定要具有三個條件,忍耐力(忍受禪坐時所產生身體上的疼痛)、精進力(既放鬆又警覺地在方法上用功)、守護根門獨自修行(斷絕一切對外社交,不與人說話或打招呼、不環顧四方,只全然注意自己的身心)。在集會的當下,全體已正式實施「止語」的規定。

從5/24清晨五時打板起床起,除了兩次過堂吃飯、小參、法師每晚的開示、早晚課外,都是以一小時坐禪與一小時行禪相互交替著。法師提醒學員在行住坐臥時都要保持正念,如此修行的功夫才能連貫一氣。兩個晚上法師開示的內容,乃根據緬甸班迪達禪師的《就在今生》中七覺支的「喜覺支」,法師說,喜的功能能使身心變得輕快與敏捷,這是覺悟的必要因素之一。還說到十一個能令喜生起的方法,如:佛隨念,於法生歡喜,於僧伽的功德生歡喜,思惟自己的戒行和布施,思惟諸天的功德,思惟完全的寂靜,遠離粗魯的人,接近有修養的人,思惟經典,使心傾向於喜。每天晚課時,法師領著大眾以巴利文齊聲唱誦《慈經》,唱誦聲響亮莊嚴,繞樑不絕,以此作為一天美好的結束。

5/26午齋後禪修已告一段落,大眾解禁後齊力把齋堂恢復原狀。而後舉行的座談會中,當大家交換此次禪修心得時更是引來連連笑聲。其中有馬師兄所分享的一句話,他用英文說:「Pain is certain, suffering is optional.」這是指禪坐時身體的酸麻脹痛是必然的,但我們的心卻可以選擇不為所苦,就是所謂的「身苦心不苦」。座談會結束後,大眾整理好環境,互道珍重再見,就此圓滿此次的禪三。

慈心禪七─淨化自心、散發慈心

德州佛教會於 2月 22日至 3月 1日,假菩提中心舉辦「慈心禪七」,禮請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印法師、長老開照比丘蒞臨指導,智翰法師英譯。

「慈心禪」(Metta Bhavana)是佛陀教導比丘們對有情眾生散發慈心的修習法門。此禪法專門對治瞋恨心、嫉妒心和怨害心,可長養人生快樂心靈,幫助我們趨向無瞋、容忍、善念、仁愛、忍耐、友好,是促進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方法;也是修習大小乘一切禪修法門的最好基礎,以期轉化個人內心世界,體現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禪七圓滿的心得分享會上,菩提中心住持宏意法師除了感謝開照長老、開印法師及智翰法師外,特別邀請他們一定要再來指導大家。經過七天的禪修,近四十位參加的學員個個法喜無量,慈心滿溢,期待下次的共修修。

圓福法師帶領十日禪修圓滿

菩提中心繼四念處禪七後,隨即於12月6日至16日展開十日內觀禪的活動。恭請明心堂監院圓福法師主持,帶領近二十位學員,進行十日的禪修。

禪修期間,圓福法師為大眾開示:七覺支中的念覺支、擇法覺支及精進覺支。學員們在幽靜的環境裡共修,加上法師的指導開示,個個輕安法喜,都覺得這是年終送給自己最佳的贈禮。大家都感恩法師的指導,讚嘆義工的發心護持,以及菩提中心的完善設備。

繼如法師主持感恩節四念處禪七

美中佛教會會長繼如法師應德州佛教會邀請,於感恩節的假期,再度前來菩提中心主持四念處禪七。

此次禪修從11月27日晚上報到至12月4日下午圓滿,近四十位學員參加,包括3位來自加州的法師和居士。主七的繼如法師慈悲地指導學員,從行禪、立禪、坐禪到臥禪,法師詳細地解說修行要領;開示時,更是次第說明四念處的內容,透過四念處禪修的訓練,可以培育正念正知,有正念即能守護根門。繼如法師鼓勵學員們以正念為原則,精進修行,以解脫為核心。禪修期間,法師對學員們,時而婉言叮嚀,時而鼓勵鞭策,參加的學員們在法師的指導下,個個收攝六根,專注用功。

靜修圓滿後,充滿法喜的學員們請求法師,明年再來帶領禪修,期能讓禪修的功夫更上一層樓。

禪三報導

佛教會利用Labor Day 的長週末(8/31-9/2)在美洲菩提中心舉行三日禪修。這次禪三由圓福法師指導,參加的中外學員共有三十多人,其中有不少初學禪坐的年輕學生參與。法師全程以英文開示,並加上一些必要的中文解說,以期所有學員都能清楚明白開示的內容。

從8/31 晚上主辦單位將「禪修規則」報告結束後,就開始實施全程止語,法師非常強調學員們要隨時隨地保持「正念」,清楚明白當下發生的一切。禪修的進行是以一小時的坐禪,和一小時行禪或立禪相互交替。但為了不讓初學者過分辛苦,特別在最後兩排準備「禪凳」,法師也特許他們在禪坐中保持正念地更換姿勢或起身經行,但以不打擾其他學員為原則。

禪修的第一、二天的下午兩點開始,安排了與法師的「小參」,學員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向法師報告自己禪修時的現況和所產生的疑問。兩天晚上圓福法師的開示,是根據緬甸班迪達禪師的著作《就在今生》中的內容加以譂述。法師提到禪坐時可能會遭遇到的十種障礙,這些障礙有如「魔軍」般地侵襲禪修者,終致禪修無法進步。「恐懼」和「懷疑」正是魔軍中的兩支,必須透過對三寶和禪修的強烈信心,才能擊潰障礙。

每次禪坐開始,法師總會輕輕地提示:「將全身放鬆,並以精進力不斷地保持專注和正念。」而在禪坐結束時法師也會以巴利文、英文、中文開示:「一切由因緣組成的,都是無常、苦惱的,以智慧觀察之,並厭離苦惱,這是清靜之道。一切由因緣和非因緣組成的,都是無我的,以智慧觀察之,並厭離苦惱,這是清靜之道。」在夜幕低垂時,大眾以巴利文、英文唱誦「慈經」,對所有眾生散發慈悲心,以此作為一天的結束。

第三天午齋後,學員開禁,在座談會中大家交換心得,並感謝法師們和主辦單位的辛勞。學員們在清掃環境後互道再見,圓滿結束此次的禪三。

菩提中心三日內觀禪

德州佛教會於Memorial Holiday的長週末,在菩提中心舉辦了由圓福法師指導的「三日內觀禪」。從5月24日傍晚報到開始,三天的禪修共有三十幾位學員參加。學員中,有第一次參加禪三,也有多年禪修經驗的老參們。此次參加人數的比例,男眾比女眾多出許多,與往常女多男少的現象大異其趣。

禪修的日程表中除了早、午齋、出坡、休息的時間外,都是以一小時坐禪和一小時行禪相互輪替。法師為了顧及有些第一次參加的學員恐無法久坐,特許在坐禪時可以 提前起坐,安靜地在禪堂內經行,但囑咐務必保持正念並且以不影響到其他禪修者的用功為原則。第二天的下午有兩小時的小參時間。禪修期間法師強調「止語」的 必要性,也隨時提醒大眾保持「正念」。

法師兩晚的開示,以「障礙禪修的十種因素」為內容。他為了讓每位學員都能聽得清 楚明白,特別以中英文雙語解說,並在每次禪坐後以巴利文、英文、中文唱誦對學員的鼓勵:「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以此慧觀才是使人通向解脫的道路…。」

第三天午齋後,法師宣佈解禁。隨後在禪堂舉行的座談會中,每個人都發表了對此次禪修的心得,並感謝法師們和義工們的用心和辛勞。三日禪就此圓滿結束。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念佛共修圓滿

2012年年底的三日念佛共修,在12月28日傍晚,三十多位學員們陸續報到後,於當晚開始起香念佛。

此次念佛法會,恭請宏意法師主持。法師在靜修期間,要求學員們禁語,並教導大家要都攝六根,憶佛念佛,以一句佛號「攝心除妄;儲備資糧。」

學員們在法師的帶領下,個個精進用功,每天清晨,在悠揚的鐘聲中開始了一天六支香的共修,隨著法器、地鐘的板眼,大家一心念佛。繞佛時,法師教大家觀照腳下;拜佛時,法師教大家把心放在起落的動作上,並鼓勵大家要以堅定力、專注力、明覺力、發願力來念佛。

莊嚴殊勝的念佛靜修活動,在12月31日圓滿。座談會上,五位專程搭乘飛機,遠從馬里蘭州華府佛教會前來參加的會友,特別表達了他們的感恩與法喜,並約定再到菩提中心這片人間淨土來共修。宏意法師最後讚歎大家的精進念佛,並祝福學員們2013年,吉祥如意、福慧增長。

繼如法師主持四念處禪七

德州佛教會在各種因緣具足下,邀請到美中佛教會住持繼如法師於感恩節的假期(11/21-11/28),在美洲菩提中心指導「四念處禪七」。法師與德州佛教會宿有淵源,也曾多次蒞臨玉佛寺弘法,此次是他第一次應邀帶領禪七,真可謂因緣殊勝。法師慈悲將此次禪修開放給全程和部份參加的學眾,前後共有近五十位共修者參與。

繼如法師出家三十餘年,一向重視實修的他,以十多年來修習四念處禪法的親身體驗與心得指導禪修。法師說,四念處(身、受、心、法)是沿續佛陀時代佛陀教授弟子的原始禪修方式,修習四念處終可斷除身見而得解脫。他要求學眾們將過去所學禪法先擱置一邊,在禪七期間只以身念處和受念處的方法進行禪修。

修習身念處時法師要大家不論在行、住、坐、臥都要隨時保持對呼吸和身體的專注與覺照。若能經常這樣地練習才能習慣性地把注意力放在自身,也才能有效地減少六根接觸外境時,所產生的各種不必要的意識反應,身心也因此能逐漸安定。法師要學眾熟記以下兩首偈子:「善止身者,能知身觸;善觀身者,得破身結」,「勤息蘊障,受取勝境;觀注出入,正智當前」。以便時時自我提醒,保持正知和正念於自身。

整個禪修過程是以行禪、立禪、坐禪交替進行,法師強調三者同樣重要,尤其對久坐後容易昏沈的人,要懂得善巧運用行禪、立禪來對治。因此他允許學眾自由選擇輪替時的順序和時間長短,在最後的兩天甚至完全不打引罄,讓學眾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其目的是要大家在練習不同形態的禪修過程中,仍能保持一貫的專注力和覺照力,如此才能將禪修時培養的止觀工夫,有效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繼如法師指導禪修的方式十分單刀直入,開示時更是字句契入緣起性空的實相,總予人有當頭棒喝之感。他提醒大家修行要即時、要精進,莫待年老力衰時難免會有力不從心之憾。此外法師也強調運動的重要性,他說,精神好了禪修才能得力,因此每天法師都安排了有氧運動和拉筋的時段,讓久坐後的筋骨得以舒展。 禪七終了,繼如法師引用《成佛之道》的偈頌「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再次指出了修行的要點, 並鼓勵大家能繼續精進,以超越貪瞋癡所引生的業識。這場法的豐盛饗宴在學眾誠摯地感謝師恩後正式結束。

跨年佛三 憶佛念佛 共建淨土

二0一一年的最後一天,十二月三十一日清晨,天未破曉,明心堂即傳來陣陣的鐘聲。近三十位參加跨年念佛的佛子們,魚貫地進入佛殿,佛前,主法的宏意法師緩緩地一拜一起,已在頂禮彌陀了。大眾們收攝身心,一起虔誠恭敬地禮佛,展開了跨年佛三的共修活動。

佛 三期間,一天六支香,大眾都攝六根,隨著悅眾菩薩的地鐘念佛,期能淨念相繼。宏意法師也時時提醒大家,要「能放能收,以念止念;不忘所修,隨息念佛」。如 果在生活中能隨息念佛,順境逆境,都以一句「阿彌陀佛」回應,時時念佛憶佛,學佛所學,行佛所行,則不待未來往生淨土,現在此時就已經是在淨土了。

佛三在二0一二年一月二日下午圓滿,法喜充滿的佛子們相約,未來再一起到菩提中心莊嚴人間淨土。

二0一一年的最後一天,十二月三十一日清晨,天未破曉,明心堂即傳來陣陣的鐘聲。近三十位參加跨年念佛的佛子們,魚貫地進入佛殿,佛前,主法的宏意法師緩緩地一拜一起,已在頂禮彌陀了。大眾們收攝身心,一起虔誠恭敬地禮佛,展開了跨年佛三的共修活動。

佛三期間,一天六支香,大眾都攝六根,隨著悅眾菩薩的地鐘念佛,期能淨念相繼。宏意法師也時時提醒大家,要「能放能收,以念止念;不忘所修,隨息念佛」。如果在生活中能隨息念佛,順境逆境,都以一句「阿彌陀佛」回應,時時念佛憶佛,學佛所學,行佛所行,則不待未來往生淨土,現在此時就已經是在淨土了。

佛三在二0一二年一月二日下午圓滿,法喜充滿的佛子們相約,未來再一起到菩提中心莊嚴人間淨土。